• 观察城市、体验城市、践行城市:城市规划中的调研

  • 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以下简称意厦集团)是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综合性设计集团,在北京设有分支机构。其主要工作范围涵盖发展战略研究、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等领域。基于意厦集团在规划设计方面多年的前沿探索与实践,装饰杂志对意厦集团中国区的两位负责人进行了书面采访,请他们分享意厦集团在规划设计调研方面的理念、策略与方法,并结合具体的项目进行了阐释。

  • 《装饰》:请您介绍一下近几年意厦集团在中国的规划设计项目的总体情况。

张亚津:意厦集团自2001年即参加了上海一系列重要城市规划设计项目,2004年在北京建立分支机构。自此,我们开始逐步意识到中国城市规划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深入思考的需求,对研究本体的需求,从而在2007年成立了专门的研究部门,开始在空间规划之前,以城市研究作为引擎,开辟工作道路。

2019年,我们设立了广州分支机构。与此同时,全国性城市建设从以扩张为核心模式调整为更新与发展并重、质量与数量并重的新标准,从而形成整体规划实践思路的调整。在此期间,我们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大型项目,例如与同济大学合作进行的北京副中心总体规划工作、广州白云湖新城总体规划、广州生物岛总体城市设计、广州南沙湾总体城市设计、南沙湾与庆盛地区总师工作、泉州30公里海岸线城市设计等项目,并且获得了广州空港战略规划、杭州未来总部基地、深圳沙井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等大量国际竞赛的优胜奖项。


  • 《装饰》:您能否谈一谈近些年德国和中国在城市和区域规划设计方面有哪些异同?具体到规划的调研阶段,存在哪些差异?

张亚津:在德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开始之前,会有产业策划、生态研究与交通研究三个外部咨询机构,对该区域的发展进行先验性的研究,现场调研从而成为规划师感性地理解这一地区的一种手段。在中国参与规划设计之后,我们也非常强调全团队的调研,甚至在场地的长期工作营——2009年在广州黄埔商务区项目中,德国总部与北京公司各派一个工作组,联合在临近规划局的位置现场集中工作了近一个月。期间大家在广州旧城市井穿行,工作之余旅行,深入理解了一个城市的各种气息。

城市设计以城市为背景,街区为标的,建筑与空间为棋子,有时还会涉及超过区域尺度的大型战略规划。在中国,我们还要以产业发展、社群稳定、区域协同为重要背景,其复杂性必然超过有限的个人经验。

研究部门的成立和2019年广州公司的组建,对我们对中国城市规划的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之前,我们更多地以德国这一典型的西欧城市经验为重要背景,采用相对纯粹的城市设计与实施工作模型,而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们逐步开始真正的“在地规划”。

在地规划将我们研究的深度全向拓展。调研与研究几乎是一种常态,尤其是在担任多处地区总师后,日常规划观察与深入研究成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在一系列国际竞赛工作中,如何快速深入地理解规划本体,寻找问题,也是一项挑战。


  • 《装饰》:您认为调研工作在整个规划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应当如何评价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张亚津:城市规划中的调研工作,事实上是一个不可取代的环节,即对问题的全面观察:观察问题的历史根源、问题的表征影响、问题的相关利益方,以及相关利益方不同观点的矛盾所在。对于城市规划而言,调研是深入理解规划设计的主体的前提,据此我们才有可能提出问题,策划多场景的解决方案,与主体条件再校验,从而逐步进入到一个深入框架与内容设计的工作阶段。

对项目进行现场性、剖察性、中性的“审视”,这包括多种速度——车行与步行代表不同的重心、活动模型与体验方式。下面这些手段或者会是有趣的办法:

•瞭望山体,从一个地质断面去观察山峰、山脚、近山人居地区、溪谷,每个地区的农牧业类型、人居密度、交通形势都不同。人类活动停止在哪里,这通常就是防洪线的位置。溪谷两岸崖壁上的植物,通常是日常水体的最高位。

•在河流、绿地中观察污染情况。德国水文学家曾经教过我如何翻起河流里的一块石头,观察背后的虫子、青苔、污泥来判断水质标准。

•对建筑现有环境的观察,房屋的开裂走向、底层的受潮情况、屋顶的维护状况,都在暗示一栋建筑的状况。公共空间是否整洁,庙宇的密度如何,公共建筑是否有新的招贴,室外除了老人和孩子是否还有年轻人的活动,都在暗示着一个社区的活力状况。

•观察房屋中介出售的房屋,看看城市均价的水平;问问租户的租金,就知道这里办公零售产业的发达程度;看看商业设施的品牌,万象天地或永辉超市在它们的领域都是行业翘楚。

•和出租车司机聊天,xx市大家周末都去哪里?哪里最堵车?哪里晚上最热闹?聊一路,基本就了解了一个城市的活力地区与过载地点。

•和这个地区长期生活的老者聊天,和同行聊天,更是挖掘宝藏的历程……

在这个历程中,首先最重要的当然是观察能力,但同样重要的是“通识”。这是一条准绳,只有对这些信息的情况有一般性的整体认知,才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城市调研的质量评价就在于此:是否借此发现了场所的独特价值、问题与机遇。


  • 《装饰》:目前,随着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意厦集团有没有使用一些新的、便捷有效的工具或手段来完成调研信息的采集、梳理、分析等,以便提高调研及其后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徐劭旸:我们在工作中围绕核心城市,长期积累了大量的人口、交通、产业数据,以及历史地图、案例库等数字内容。我们会通过历史地图的研究把握城市空间的发展逻辑;通过大数据热力图分析判断城市产业、商业的热点区域,以及昼夜之间的人流潮汐;依托“知乎”等网络社群进行互联网人类学调研,搜集在地的声音,并通过词频分析发现共识。我们当然也编写调查问卷,通过在线网络调研直接探求本地居民或外来访客对一座城市的思考。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我们进行案头研究时,虽然以数据系统作为媒介,也将发掘项目地的独特性作为首要任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也积极探索Python与AI技术所带来的可能性。针对前者,我们会借助八爪鱼等软件爬取网站数据,极大地扩展了样本量。针对后者,我们也尝试通过ChatGPT获取信息。但后者并非搜索引擎,有时会编造信息,所以我们更多地用它拓展思路,而并不将其当作可靠的数据源。


  • 《装饰》:意厦集团的设计理念是“一个城市文明与品质的整体性塑造”,并提到“一切理论与实践工作都围绕人的整体需求展开”。那么,如何在规划前期的调研工作中去了解人的需求?有哪些具体的策略与方法?

徐劭旸:城市规划是一门拥有百年历史的学科,已经发展出成熟的理论体系与工作方法论。这些结合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交通运输地理、建筑学等学科成果的理论,是我们规划研究的出发点。与此同时,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作为科学理论基础的概念与范畴,是从个别事物中所抽象出来的共性。这些静态的概念可能会削足适履,抹杀特殊性,排斥不可归类的个体经验。

因此,我们一方面非常重视借助一系列的案例对比、数据分析、文献研究、地图剖查对于共性价值的把握;一方面在工作中尤其尊重每个项目自身的独特性,实地调研成为我们直观把握城市脉搏的核心方法之一。

以浙江东阳市总体城市设计项目为例,除了东阳本体城市,我们对毗邻东阳的义乌市做了深入调研。初步的研究表明,东阳的发展离不开与义乌的深度互动。

在进入现场之前,我们对义乌的印象集中在“小商品、大市场”的理论标签中,试图顺着经济学理论,探究义乌从小商品的国际贸易会转向何方。

来到义乌后我们感受到,“小商品”的背后是一个个民营企业主,“大市场”则是国际商贸城无数门面柜台后面坐着的义乌人。他们大多在20世纪90年代起家,如今都已步入中年。在他们的黄金时代,商人只负责接单,联系厂家生产,然后发货,自己没什么风险,最多赔个店面费。如今海外市场饱和,老一代义乌人被迫转向国内市场,加之电商、直播的冲击,都让他们连连摆手,自嘲“跟不上时代”,只想每天多接几个订单。

有固定资产投入的厂家,面临的又不只是惰性与闯劲消退的问题。“不是不想创新,开发新产品随随便便十几万,转行更要几百万投进去,失败了怎么办?我们也不年轻了,有小孩有老人,你能承担风险,你的家庭能承担吗?”这是厂家们简单的逻辑。在经济学的逻辑之外,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逻辑。所以义乌政府的决心和动作再大,也无法在短期内推动义乌60万市场主体调转车头。我们发现,曾经的义乌老了。

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之外,我们也看到了青年义乌的活力。许多内陆青年(主要来自河南)涌入号称中国电商第一村的北下朱村。他们有的身揣几百元钱就来这里闯荡,每天挖空心思构思有趣的视频段子,梦想带红几个爆品。夜幕降临,制作天南海北美食的小车开始占据街道,油烟飘荡,步行前进时不时就要侧身避让。吃饱喝足之后,人们就要回到“四层半”的出租楼开始直播了。

我们感受到,义乌转型的背后是义乌人的迭代。当承载改革开放神话的一代渐渐老去,青年工商业群体成为义乌的新引擎。而东阳市如果依托便利的交通与较低的地价,在这一层面与义乌形成战略合作,将形成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方向。

于是我们为东阳提出了“市井学园”的整体策略,通过打造浙中开放文旅消费升级中心,再造文化消费场景(“市”的再塑),营建义东创新创业青年之家(“井”的再塑),培育义东科创共享文化绿野(“学”的再塑),发展绿色协调山水城市(“园”的再塑),在义乌东阳同城化的背景下,全方位为义乌提升青年活力。

由此可见,在项目负责人引领的全团队现场考察中,场地的现状条件只是调研的一部分。只有全面观察社群,进入本地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场景,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与直观感受,才能让城市规划设计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质感。

总而言之,我们重视规划师手中的理论工具,以研究切入场地是我们的第一步,探索特定主题的一般性规律;但我们决不限于使用一般性的概念来理解一座城市,而是从多维度的调研中捕捉流动的生活现实。意厦集团的奠基人Michael Trieb教授本身即为德国城市设计研究的先行者与重要学者,他一直强调“一切理论与实践工作都围绕人的整体需求展开”,其内涵正在于此。城市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一个城市文明与品质的整体性塑造”。其起点正是一次次扎实而深刻的调研分析与对城市的深入解读。


  • 《装饰》:在规划项目(尤其是文化类项目)中,意厦集团如何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等进行调研?请结合有代表性的案例介绍一下其研究理念和具体的方法与路径。

张亚津:在我们获得优胜的珠江新城东区优化提升城市设计概念方案征集中,我们调查了广州居民对日常休闲活动的偏好、本地人心中的广州特色元素、最受欢迎的商圈/商业街、居民对休闲设施/服务的满意度、广州场所景点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广州市民对于马场新增服务设施的意向、对于新增商业休闲设施的意向、对于新增运动场馆设施意向,以及对马场本体保护的意愿。获取的信息呈现出:保留马场特有的空间、文化娱乐、商业街、特色餐饮、体育运动休闲是市民希望在马场改造中看到的。

在针对历史地图的研究中,我们看到马场1926年位于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国立中山大学为核心的广州文脉轴线上;1958年成为新中国的工业与教育新区;2000年变成广州改革开放与珠江新城成长的见证者;2009年珠江新城揭幕后,进入衰落时期。在现场调研中,我们不仅现场观察一系列交通堵点、商业活力节点、体育运动项目运行情况,还找到了层层加建下的看台遗存,在封锁的院子缝隙中找到了保护完好的马厩出发点建筑。

由此,马场的三大核心价值得到确立:首先,以历史水系绿地为线索,马场将与珠江新城形成“双客厅+双长廊”。其次,我们赋予了马场四象中枢:运动健康中心、体验性购物与复合性人居街区、花园式商务办公,与珠江公园。我们在现场找到的马场遗存,由崔恺院士操刀设计为一个“微型”马场,被塑造为兼具演艺、运动、城市活动等复合职能的新城市客厅。珠江新城西区是广州最具魅力的城市客厅,呈现仪式性公共空间。与之相对,珠江新城东区(跑马场)将成为珠江新城活力再升级的引擎,成为一个青春活力且开放共享的先锋文化客厅。

经过对本地居民意见的听取、对物理空间细致的现场调研,以及对历史文脉与变迁的爬梳,最终的方案得以成型。我们相信,这些调研工作通过文本,将成为打动专家与委托方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