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
项目时间: |
2023年 |
项目规模: |
780公顷 |
项目委托方: |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大兴区人民政府 |
项目合作方: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TEKUMA FRENCHMAN URBAN DESIGN,LLC、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项目时间:
项目规模:
项目委托方:
项目合作方:
北京/中国
项目时间: |
2023年 |
项目规模: |
780公顷 |
项目委托方: |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大兴区人民政府 |
项目合作方: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TEKUMA FRENCHMAN URBAN DESIGN,LLC、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项目时间:
项目规模:
项目委托方:
项目合作方:
1900年,中国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展示了北京城墙、万里长城、孔庙等著名建筑,让世界初领中国风采。
1900世博会 @ISA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圣火点燃,盛会中展示出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令全球瞩目。盛会过后,北京的城市建设也迎来了飞速发展。
2008北京奥运会 @ISA
时至今日,中轴南延,大兴机场以凤凰展翅之姿雄踞大地,成为北京的又一城市焦点,也是未来中国迎接全球的新国门。会展消费片区承新国门之重,肩负着承上启下,引领未来的多重使命,是中国献给世界的礼物。
2023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ISA
整体方案构思
从会展中心的发展历程出发
1.0 会展片区 展?城?远离城市的孤立会展区域
早期的会展中心往往远离城市中心区独立布局,这样的模型在交通组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带来了会展季与非会展季之间的巨大服务需求差异——会展季服务供不应求,餐饮消费价格离谱;非会展季生意冷清,门可罗雀,优质服务很难生存。
案例:1.0会展模型——德国科隆国际会展中心 @ISA
2.0 会展新城 会展+城市+交往中心
2.0时代,会展片区开始注重与城市功能的融合。系列国内外会展中心均尝试临近城市人口布局,并配置大型综合体兼顾城市服务与会展季的会展服务,这样的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难以彻底解决非会展季的空置问题。
案例:2.0会展模型——上海国家展览中心 @ISA
案例:2.0会展模型——德国慕尼黑国际中心 @ISA
3.0 博览城市 以会展为核,贯穿开放的商贸、交往、消费文化空间
大兴会展消费片区将引领未来会展与城市的发展范式:以会展为核心,链接商贸与消费活动,融入中国文化内核,通过会展活动孵化并沉淀出新的城市空间场景,营造一座博览城市。以展兴城,以城促展,博览城市将会展商贸活动、消费活动与文化展示深度融合,面向新国门,输出中国范儿。
3.0会展模型——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ISA
设计理念
博览城市将向世界展示中国空间意向。我们抽取最具中国与北京特色的营城要素——山、水、城、市、轴、街,呈现于方案结构之中:
博览之“城”与消费之“市”踞于南北,山水生态环抱其外,符合“内城外市远山泽”的中国传统营城之理。一条面向未来的博览中国轴线贯穿其中,将会展商贸、体验消费、生态景观与轨道枢纽在空间上深度融合,打破会展季的桎梏。
北侧博览之城沿中轴线展开,形成三进的空间格局;南侧消费之市贯穿一条东西向的北京大道,国潮精品展贸分列两侧,意图再现“清明上河图”的盛景。
城、市之外,山环水抱。洲岛出于水间,森林丛生,艮岳起伏,彰显东方营城之美。
设计理念图 @ISA
方案总平面图 @ISA
博览之城 • 会展片区
针对未来多尺度,多主题的会展需求,我们对会展区域的空间布局开创而务实:
方案以两万平方米为基本会展单元模数,将传统鱼骨并列的布局打开,结合博览中国轴线形成开放而活跃的中庭;中庭提供丰富的配套和尺度灵活的室外仪式与展陈空间。
会展片区“博览之城”空间布局图 @深建总院
结合城市路网,中庭形成三进院落,并配置三个多功能登录厅;会展区域可根据不同规模展会需求灵活拆分。内部环廊便捷连接各个场馆,外部路网进行物流服务,高效运转。
会展片区“博览之城”模块分析图 @深建总院
节点效果图 @深建总院+ISA+TEKUMA+ CBRE联合体
节点效果图 @深建总院+ISA+TEKUMA+ CBRE联合体
节点效果图 @深建总院+ISA+TEKUMA+ CBRE联合体
博览之城将成为北京最重要的国际交往与文化展示客厅。宛如京城群山连绵起伏的屋顶造型,以轻盈大气的姿态塑造了大兴又一面向世界的中国符号。这里也将成为北京南中轴上重要的城市印章,续写未来的文化诗篇。
节点效果图 @深建总院+ISA+TEKUMA+ CBRE联合体
消费之市 • 消费片区
以“庙会”、“市集”为原型,承接博览中国轴线,围绕北京大道,形成一个开放而丰富的消费平台。
设计理念图 @ISA
核心策略
整个消费之市沿用北京传统街坊的经典尺度,构建面向未来的灵活单元模型,形成一幅以北京大道为中心、体验现代中国和森罗万物的长卷:北京大道宽24步,内部中街宽12步,小街宽6步。街坊单元为100步。北京大道两侧,通过街区定性、地块划分,形成不同尺度的多个弹性用地单元。一系列的多元化建设空间与公共空间,谱写出灵活多变的北京四季故事。
消费片区理念分析图 @ ISA
宽敞的北京大道贯穿东西,两侧提供具有良好分期实施性与弹性的街坊空间。大道北端面向大礼路与礼贤站,提供紧密连续的“北京街坊”;南端则以开放界面逐渐融于自然苑囿之中;西侧的“中国 · 十八院”是永不落幕的博览会。北京大道之上设计可变框架,以活动张拉膜结构提供夏季清凉或用玻璃覆顶带来冬季的温暖阳光,打通北方的四季消费体验。
“北京大道”效果图 @深建总院+ISA+TEKUMA+ CBRE联合体
“北京大道”分析图 @ISA
北京街坊
北京大道北端面向大礼路与礼贤站,以紧密的街坊提供兼具展示与交互体验的艺术综合体、科技综合体、商务办公等空间。定制化的快闪街区穿插于街坊之间,每条红色长廊之下囊括多个自由灵活的快闪单元“小宇宙”,承接文化、商业、餐饮、咖啡、皮影戏等丰富体验。灵活多样的弹性中街,为北京街坊外的空间利用给予了更多选择。
“北京街坊”分析图 @ ISA
“北京街坊”效果图 @深建总院+ISA+TEKUMA+ CBRE联合体
弹性中街分析图 @ ISA
中国 · 十八院
北京大道西侧的“中国 · 十八院”组成了具有7*24小时活力体验的消费博览圣地,为国际商贸企业提供面对消费者的体验与展示空间,可完全交由企业定制,并拥有拓展的弹性。院落之间尺度宜人的里巷空间,借助封闭的建筑立面、明确的院落边界围合出漫游空间,传承了最北京的游览方式。
“中国 · 十八院”分析图 @ ISA
舒适小巷分析图 @ ISA
未来中国
北京大道东侧的特色主题消费及酒店集群在同样的街区尺度下,采用自由有机的形态,为兼容更多的业态提供可能性。未来中国片区可充分承接音乐会等演艺活动,大道终端的最佳观赏区面向舞台,背枕森林,成为特色主体消费和度假休闲的目的地。
“未来中国”效果图 @深建总院+ISA+TEKUMA+ CBRE联合体
博览城市 • 博览之境
" 城野一体 森罗万物 "的景观策略
基于良好的次生林森林资源,依托次生林营建乔灌木生境岛,实现次生林向场地内扩展,自然演替出生态斑块,实现一个弹性的、自然发展的、过程式的开放空间。道法自然,自然演替,打造一个森林中的博览山水城市。
景观策略分析图 @TEKUMA
景观结构分析图 @TEKUMA
远期打造大型中央山水,奠定片区的蓝绿基调,并于其间置入多重体验。
日晷之塔矗立在中轴的一端,拾级而上,远眺蓝天、白云,飞机起落,赏博览之城美景;近观大地与森林中光影变换万千。经由现状林间道路改造的栈道,在次生森林公园中清凉前行,大兴国家会议中心即现于山水之间。国际酒店与水上舞台如墨迹划过大地,消隐于自然之中。整体景观曲水蜿蜒,暗合凤凰展翅之意。水面之上洲岛纵横,步移景异,正如海上仙苑。
大兴国家会议中心效果图 @深建总院+ISA+TEKUMA+ CBRE联合体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会展消费片区城市设计
项目规模:规划范围约7.8平方公里
主办单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
设计单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TEKUMA FRENCHMAN、北京世邦魏理仕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ISA团队
主创设计师:张亚津
建筑设计负责人:陈神周
生态景观负责人:伍哲陶
交通咨询人:石克全
项目经理:汪海洲
团队成员:薛博文,陈若曦,李忠英,王天雨,王含笑,甄保龙,徐劭旸,路荣娣,齐婷婷,张一番,陶崇澜